廣東:“互聯網+”提升中職生就業質量
“這也不會那也不會,你在學校到底學會了什么?”廣東茂名市蓓蕾幼兒園園長吳冬梅生氣地質問一名應聘者。唱、彈、跳等是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必須掌握的基本功,但她眼前這名畢業于某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,只會講一句“好久沒練,不太會了”。
目前,廣東中職學校學生就業率已接近100%,但高就業率的背后,卻隱藏著就業質量不高的問題。因實訓設備、雙師型教師缺乏,學生專業技能不強,就業層次低;因職業規劃教育缺位,學生就業穩定率低;因專業開設與市場需求不匹配,學生對口就業率低。
為解決這些問題,廣東省教育廳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創建“青聘果”就業創業平臺,通過線上線下對接模式,為中職學校和學生提供服務。
勞動市場“用工荒”與“就業難”并存
“求求你,別再招技術太差的學生。”湛江德利車輛部件有限公司車間主任對新入職的員工感到頭疼,他多次懇求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符超偉。刀具是車間加工中心的關鍵部件,一把價值2萬元。一些新員工技術功底差,一個誤操作就把刀具打斷了。
符超偉發現,來自湛江機電學校等中職校的畢業生很受車間主任歡迎,這些學生基本功好、上手快、失誤率低、發展快。但讓符超偉苦惱的是,專業技能強的中職畢業生太少了。公司本想將量孔等工序外包,但當地企業都缺乏高水平技